湛江华图题库

首页 > 华图题库

自明清以来,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,大概是“三

广东华图教育 | 2021-11-22 03:58

收藏

  [单选]

自明清以来,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,大概是“三国”,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《三国演义》。《三国演义》“据实指陈,非属臆造”,但题材取舍、人物描写、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,并借助艺术虚构。在受众那里,《三国演义》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,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“七分实事,三分虚构,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”。这种“惑乱”,就是信史与史传文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。“文”与“史”固然不可分家,但又不能混淆,也不能相互取代。一旦以“文”代“史”,便会导致“惑乱”。
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:

A . 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
B . 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
C . 人们应避免落入以“文”代“史”的窠臼
D . “文史分家”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参考答案:C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[华图教育参考解析]:

第一步:判断题型------本题为态度观点题,方法为总结原文、选择最优

第二步:寻找重点
前两句以《三国》为例,说受众误将《三国》当作信史,为之惑乱,接着说明原因是信史与史传文学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困惑,再提出观点说:“文”“史”不能分家,不能混淆不能互相取代,最后反面论证说以“文”代“史”会有惑乱进一步阐述了观点。因此文段重点是在强调不能以文代史。所以选C。

第三步:分析选项
A选项:文中没有提到生命力在史学真实性,无中生有,所以A错。

B选项:文段说的是“文”“史”间的矛盾,不是史传文学的对立,所以B错。

D选项:文段是说不能以“文”代“史”,选项D表述错误,所以D错。

故本题选C。
【2017-国考副省-039/国考地市-047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