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单选]
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,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。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_______。然而,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_______。
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:
A . 真知灼见 各执一端
B . 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
C . 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
D . 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参考答案:B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[华图教育参考解析]:
本题从第二空入手
第二空:本空为转折关系。
根据“却”可知,本空为转折关系。空处与“不乏鞭辟入里的……”对应,说明对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没有准确说法,“各执一端”、“各持己见”不符合题意,排除A、C。
“见仁见智”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;“众说纷纭”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;语义恰当。
第一空:本空为修饰关系。
根据“的”可知,本空为修饰关系,修饰词是“鞭辟入里”,常搭配具体的言论、观点。
“远见卓识”指远大的眼光,高明的见识;是夸赞,而非言论,搭配不当,排除D。
“不刊之论”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,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,无懈可击;与“鞭辟入里”搭配恰当。
故本题选B。
词义解释:
各执一端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。
各持己见: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。
不易之论:形容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。
真知灼见:正确而透彻的见解。
【2013-国考-033】